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美丽杨垱 绿色崛起

所在地区: 湖北-襄阳-枣阳市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6日
建设快讯正文

近年来,枣阳市杨垱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加快建设美丽杨垱、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为总目标,按照“一路、二镇、三园、多带、多点”的生态建设格局,践行“五共”路径,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厚植绿色优势,大力实施“绿满杨垱”再提升行动,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杨垱”。截至目前,全镇林木覆盖率达32%,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森林城镇”“省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总体设计发力,规划“一盘棋”,高位打造“绿色格局”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湖北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为重要抓手,制定《杨垱镇绿满枣阳再提升行动2023年度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满枣阳再提升行动,进一步夯实“加快建设美丽杨垱、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生态屏障。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杨垱镇绿满枣阳再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落细各级林长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资源管护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细化责任分工,提升绿化成效。2023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召开“绿满杨垱”再提升行动领导小组会议7次、镇级现场观摩拉练会2次,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创新理念机制。坚持“异龄、复层、混交、全冠、多彩”十字方针,合理配置树种,丰富种植种类,营造自然森林,提高生态质量。坚持行政推动、市场机制、社会力量三管齐下,推进工程化、项目化、标准化造林,着力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景观轻生态的突出问题。

坚持科学绿化。抢抓黄金季节,加快推进冬春造林,坚持设计先行,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高标准验收,提高造林质量。造林绿化一律不得使用截干苗,不得种植“棍棍树”。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强化乡土树种选用,多种高大乔木,栽植全冠苗木,少种灌木,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超前谋划有力,部署“一张网”,加快推进“绿色生态”

2023年,杨垱镇设定的目标为争创襄阳市级森林乡村1个,完成造林任务167亩;争创枣阳市级森林乡村9个,完成造林任务720亩。在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各村(社区)立足自身区位、经济特点,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撂荒地、道路沿线空地等非基本农田土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共建乡情林活动,实现“一村一片林,村在林中,林中有村”。规划完成绿满枣阳再提升行动乡村绿化工程造林任务1000亩。

强化目标导向。结合《枣阳市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要求,对照任务清单查漏补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持续构建以中心镇区为核心的全镇森林城镇建设格局,提升建设内涵和功能,提高中心镇区的林木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持续推进乡村绿化工程,提高乡土树种使用率,实现森林城镇建设树种多样性。

规范建设标准。按照“村种万棵树”原则,每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开辟乡情林5亩,新增乔木不少于1万株;优先选用乡土树木,杜绝盲目追求名贵花木,除经济林苗木和行道树外,推行全冠苗造林;突出一村一品,每个行政村主栽树种不超过3种,主栽树种面积不低于70%,突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明确时间节点。创建市级森林乡村和各村乡情林建设工作在2023年2月底前完成选址、放线、整地、挖窝等造林前期准备工作,3月31日前全面完成造林任务,4月至9月加强新造林抚育管护,10月核查造林任务完成情况。

建设实施用力,铆足“一股劲”,大幅提升“绿色实力”

村外有带,村中有景;路边有树,庭院有果;房前屋后,见缝插绿;乔灌结合,针阔混交。“植绿、爱绿、护绿、增绿、兴绿”意识深入人心,已成为杨垱镇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该镇走出了一条具有杨垱特点、生态立镇、绿色惠民、科学节俭、高效推进国土绿化的新路子,描绘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绿色画卷,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

一是绿化产业与绿色记忆、村史村情相结合。杨垱镇深入挖掘本地资源,找准产业与文化的契合点,种植具有村庄特色的绿植,留住乡村记忆。坚持在村庄重点路段节点处适当选用乡土树种作为点缀,留住乡愁,让乡村回归朴实本色。在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突出增绿量、提质量、增收益,注重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以前王、凡庄、桃园、高店、赵堂等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的村(社区)为龙头,探索绿化产业发展新路子,挖掘特色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打造绿色文化示范村,创建一批“国字号”“省字号”招牌村。

二是绿化布局与村庄规划发展相结合。整体协调,统一规划。村庄绿化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城乡一体绿化观念,把村庄绿化规划、绿化用地安排纳入乡镇、村(社区)等布局规划。围绕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一路、二镇、三园”建设目标,依托航天英雄家乡的品牌优势,立足长远,主动谋划,实行清单化管理,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与村(社区)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相协调,做到“千村不同面、万景各自芳”。在乡村道路建设、垃圾和污水治理、“小三园”建设、墙体立面改造上下功夫,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循环示范,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引导村民自觉保护、发掘、继承和发展各村(社区)的特色,充分展示乡村风光。

三是整体绿化与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集体增收相结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地制宜抓好绿化,坚持市场化运作理念,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围绕“青贮作物种植—肉牛养殖—有机肥生产—稻渔藕渔共作—航天农旅观光”生态循环农业主线,进一步巩固万亩薄荷种植、万头肉牛养殖、航天农旅特色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振泰天龙、禾之兴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推动绿化工作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让大地增绿、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效。

四是2023年的推进任务与往年的整体工作相结合。在去年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创建标准高于往年。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林木良种,就近用苗、选用壮苗,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推行以乔木为主、低养护成本的节约型绿化模式,坚决纠正不科学的绿化方式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加强土地、水库、河道、堰塘管理,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认真落实河(库)长制,坚持路修到哪里、树栽到哪里,美丽乡村建到哪里、绿色产业布局到哪里,环境整治到哪里、绿化实施到哪里,因地制宜围绕村庄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形成全方位立体绿化格局。按照依路、傍水、绕村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藤本则藤本,推动绿化成网、成片、成园、成景,打造更多“一村一林、一村一景”的绿化样板,实现乡村绿化全覆盖,构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新格局。

五是栽植与管护相结合。三分造林,七分管护。杨垱镇建立乡村绿化管护机制,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发动村民参与,明确管护包保责任人,村“两委”班子包组,包村干部和党支部书记为包村第一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养护育林,已造之林要组织开展幼林抚育,防止随植随毁、造成浪费,已成之林要根据林相和生长情况做好修枝或间伐等抚育工作,以促进其正常生长。科学监测,防治森林病虫害,把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林业生态安全。

六是绿化与村庄环境整治相结合。在绿化美化村庄的同时,着重扮靓村容村貌,补齐环境卫生短板,解决村庄建设无序问题,促进乡村建设有规可依。注重对废弃房屋、露天垃圾堆放点、荒草地、闲置宅基地的利用。着力搞好道路、庭院、废弃宅基地、闲散地块绿化以及坑塘河渠绿化,有计划布局林荫健身场所、文化小广场等便民设施。以桃园村、中心社区、仲庄村等为典范,全域推进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改善农村综合环境质量,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七是集体投入与多种形式植树相结合。探索“政府主导、乡情捐树、社会造林”的新路径,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积极发动村民和社会资本参与绿化,在乡村绿化美化规划设计中充分吸纳村民意见建议,鼓励村民开展庭院绿化、四旁绿化,引导村民共建幸福家园。2022年,向全国各地的杨垱籍老乡发出“我为家乡捐棵树,同心共建乡情林”的号召。杨垱籍老乡自发捐赠种植红枫、三角枫、银杏、垂柳等乡土树种1000多棵,打造了东西全长1500余米,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以绿化为主题,以发展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集循环车道、骑行绿道、停车场、廊桥、滚水坝、观赏绿地等多功能、多节点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成为杨垱镇对外招商引资、沟通桑梓情谊的绿色新名片,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八是乡村绿化与水系绿化、河道绿化、堰塘周边绿化相结合。积极推动水系联通,加快改善河湖水质,打造“千里碧道”和滨水文化景观带,打造河清岸绿、造福村民的幸福河,守住杨垱水碧岸绿的“生态家底”。按照宜游则游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杨垱镇在打通镇域南线交通小循环的同时,依托乡情林渠道水源地势,打造绿地环保休闲带,贯通西接司庄村、东达小河湾村的“黄河大道”南线环库交通小循环。6座连接小黄河水库大坝和循环线的廊桥古朴别致,描绘出绿色长廊与库区风景相得益彰的优美画卷。同时,薛场、桃园、赵堂等村着力打造水系绿化工程,依水建设乡情林、经济带,在重点部位补植补栽苗木,推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打造层次分明、富有特色的绿化水系景观。

政策支持给力,凝聚“一条心”,持续增进“绿色福祉”

杨垱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绿化和森林乡村建设作为全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扩绿量、提绿质、增绿效,不断放大生态效应。创建的枣阳市森林乡村纳入市政府以奖代补范畴,按照年初规划,各村(社区)负责组织实施,验收合格后,按9万元/村的标准,由枣阳市财政局一次性拨付奖励资金。针对在枣阳市年终考核中排名前十的村(社区),由枣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额外奖励10万元。杨垱镇主动参与筹建乡情林的村(社区),种植树木价值在2万元以上的,年终验收达标后,由镇委、镇政府一次性奖励2万元。

厚植基础,强质量提效益。杨垱镇牢固树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在牢牢守住14.52万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提高耕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同时,抢抓时节,组织开展消除冬闲田专项行动,引导村民转换思路发展高产、优质、效益粮,确保全镇2023年粮食稳产、达产、增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产业提升计划,进一步巩固拓展万亩薄荷种植、万头肉牛养殖、万吨青贮加工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三产融合,逐步实现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争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

拓展载体,重文化建强镇。发挥文旅优势,打造有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依托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杨垱镇东风大会堂打造杨垱镇史馆,以党建为引领,以历史为主线,以航天为精髓,布局党建、历史、航天三大展览区,打造乡愁记忆文化符号。探索“文化治村”新路子,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独具特色的发展硬支撑。紧盯省、市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动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汇报,最大限度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项目、政策,通过大规模通村、通组、联户路建设,变边远劣势为边界优势。

丰富内容,惠民生增福祉。杨垱镇坚持以深层次改革扫清障碍,以高水平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干部服务意识增强和业务素养提升,加快“枣北农村路”示范线建设,争取红沙河至聂集、桃园至凡庄桥路建设项目,做实杨垱发展的硬件支撑。深入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干群齐心,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持续用力,全方位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让杨垱村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