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有“颜值”更有“价值” 黄埔交出城乡融合发展高分答卷

所在地区: 广东-广州-黄埔区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3日
建设快讯正文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 正文开始

  6.png

  2023“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暨平岗河水上运动嘉年华在广州黄埔举办。 李剑锋 摄

  7.png

  广州市黄埔区洋田村的隆平田水稻丰收。李剑锋 摄

  8.png

  岭头“黄埔红”红茶创意园里,茶农正在采摘新茶。李剑锋 摄

  9.png

  隆平院士港。 李剑锋 摄

  策划/黄蓉芳 张成

  文/徐洁芹

  图/李剑锋

  漫步在金坑河碧道,水波悠悠,绿草如茵,街坊来来往往好不悠闲;莲塘村里,“链咖啡”馆、“荷塘月色”茶室坐着三三两两旅客品茗赏景;长洲岛隆平院士港,无人农业机械演示着全自动无人化智慧种植……

  这一幅幅有趣的城乡发展画面,正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城乡融合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区在城乡融合发展领域交出的“五年大变化”美丽答卷。

  近年来,我区通过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绿美黄埔建设,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取得一系列关键性进展——

  获得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字号荣誉;率先突破广东省同一地块双季稻亩产3000斤高产水稻技术攻关,增长率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引进6名农科院士,隆平院士港顺利启动建设,创建创新研究院3个,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完成广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张网”试点工作,全区61个经联社总收入全部达到100万元以上。

  黄埔农业农村实现“五年大变化”,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政府答题

  解析黄埔“五年大变化”发展密码

  5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绿美黄埔等方面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交出了一份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眼答卷。探究其背后的“发展密码”,关键在于:既要有绿水青山的“颜值”,更要创造金山银山的“价值”。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功经验,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统计范围的行政村100%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标准,镇龙村、福山村、福洞村获评“广东省卫生村”;全力推进迳下、麦村、莲塘等特色精品村建设,莲塘村获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村落”,迳下、麦村、大吉沙岛新晋为广州“网红”打卡点;按地域规划布局新乡村示范带建设,“莲重燕来”“水长岭秀”“纳米水乡”等一批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全方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获批创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新龙镇获批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和广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新龙镇、麦村村获评省、市休闲农业示范镇、示范点。

  千方百计保障黄埔人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安全。在隆平试验田开展广东省水稻高产技术攻关,2021年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埔示范基地测产通过专家验收,在广东省连续两年实现双季稻亩产 3000 斤的历史性突破;建立农业生产规划“标图建库”,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培育汉华有机蔬菜种植场、庄记菜场、开益生态农业公司评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重要生产基地,“黄埔红”红茶、“帝鼎”荔枝成为黄埔农业品牌亮丽名片,深井霸王花、萝岗甜橙、黄登菠萝、佛塱耙齿萝卜等传统名优农产品实现振兴。

  守住科技创新的黄埔“家底”,以科技强农兴农。科技创新是黄埔最殷实的家底,也是引领其农业发展的强动力。我区将隆平院士港、中国航天现代农业创新中心、浪漫谷·中法永续创意农业产业公园等列为省重点项目,深入推进广州黄埔现代种业(农作物)产业园和广州黄埔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建设,高规格组建并实体化运作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和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全面开展高产田、低镉水稻、大辣椒新品种培育、茶叶资源圃等现代农业科技项目攻关;同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建成大吉沙无人农场、极飞超级农场,推出田间“黑科技”,实现耕种管收无人化;高标准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业发展支柱,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8家;并创新建设“一园一品”农业公园5家,擦亮了黄埔休闲旅游农业品牌。

  以“绿美”为笔,提升群众幸福感。聚焦“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黄埔区推进“绿美黄埔”建设,打造黄埔公园生态水景、创新公园千亩花海、香雪公园十里梅林等一批生态友好、环境友好、景观友好的城市公园。2022年以来,加快打造全域公园城市,通过“百里路网”、“百个公园”、“千棵古树”、“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园业融城”等行动,创新“公园+”园城融合模式,重塑城市生态肌理,全区464条市政道路、620公里绿道、41个城市公园与广场、41个口袋公园、93公里“连城森邻道”、117.37公里碧道贯通连接,将青山、碧水、美园串珠成链,逐渐形成人、城、园、业多元融合、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形态,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产业兴农鼓起村民“钱袋子”。我区创新打造“三资云”新模式,构建“1+3+N”农村集体“三资”服务监管新体系,通过线上服务监管体系与线下制度保障同频共振,同向监管,保障全区330亿元农村集体资金安全。全面提升集体留用地经济效益,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升农村土地经济效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联农带农。2022年度,我区农村集体总收入超过40亿元,净收入超过30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超过70%、90%,重要经济指标实现“四连涨”,为我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

  百姓阅卷

  绿水青山也可以成为村民的幸福靠山

  在“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茶农们正在将刚摘下的茶树嫩芽加紧制成红茶。这一幕对岭头村村民胡路钧来讲似曾相识,“从小就跟着妈妈摘茶叶,现在看到黄埔发展速度快,茶园重新红火起来,还是决定回来继续干。”

  胡路钧在外从事雕塑行业30多年,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乡,见证了“黄埔红”的重生。

  在红茶园旁边,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登山打卡。村道旁,两名妇女正在卖“长岭”柠檬茶。

  “看到黄麻的巨变后,我们就从城里辞职回到村里售卖柠檬茶,有不错的收入,也照顾了家庭。”她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幸福就在茶园里,在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上,在长岭黄麻村民和游人的心里。”长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莫艳华说,建步道之初,他们主要考虑群众的接受度和幸福满意度,现在看来是实现了。

  依托“黄埔红”红茶创意园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引流,已基本建成的“黄埔红”红茶文化中心将实现“吃喝玩游购娱”全方位文旅体验,预计每年将接待游客7.3万—15万人次。此外,休闲文旅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少青年人才返乡兴业,在林下、在溪边,处处可见营地、文创、青少年研学产业。

  如今,靠着美丽环境,长岭村民生活得风生水起,绿水青山也成为广大村民的幸福靠山。

  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这几年,黄埔乡村有了新变化,与胡路钧一般,许多外出务工的“乡雁”选择归巢,大批涌现的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

  迳下村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我真的不相信迳下能建成美丽乡村。”迳下村村民冯文俊说。与他抱有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毕竟那时的村里道路坑洼不平,村民靠着传统的农作收入,年轻人都想往外跑。

  2020年初,迳下村被纳入黄埔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村路修葺一新、基础设施完善、花海稻田成片。此后,知识城集团子公司总部驻迳下村,发动和组织村民种植水稻、自主经营,创造提升个体经济收入,300多名当地村民选择回到乡村,迳下村集体收入从原来26万元增加至280万元,增长了近10倍。“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村集体2022年总收入为超过九千万元。

  “人好像一瞬间就多了起来,我从没在迳下见过这么多人。”讲起这些变化,冯文俊仍旧很惊讶。昔日偏僻的旧村落一下子变成了景色如画的旅游景点,据统计,2023年截至9月,迳下村接待的游客超22万人次。“如今全新的迳下,不仅建成了美丽乡村,还让一户又一户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专家把脉

  发挥山水林田自然资源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陈翠兰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绿美黄埔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造福农民群众,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得益于优良的山水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等资源优势,该区积极打造迳下村特色精品村,建设了长达10公里的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成为人居环境宜居的美丽乡村,将富于黄埔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绿道碧道、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展现了该区乡村建设的新面貌、新高度和新风采,树立了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新标杆。

  未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继续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镇村建设水平,深化区域协调合作,在落实“百千万工程”上主动担当、勇挑大梁。

  一是继续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充分发挥黄埔山水林田自然禀赋资源,持续巩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建设,以及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成果,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连点成线、连线成带、连带成片,推动黄埔全域绿美。

  二是强化乡村风貌管控。回应人民群众对美丽乡村环境的向往,引导村庄立足城乡一体,突出以人为本,秉持乡情风韵,构建乡村风貌与山水格局、城市风貌相协调,彰显黄埔地域特色和历史底蕴的活力新乡村。

  三是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通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积极发展面向都市的乡村休闲农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绿美环境需求,让乡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魅力家园,成为市民流连忘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神原乡,培育生态旅游、历史文化传承、综合研学等精品“打卡点”,使乡村建设内涵更加丰富。

  四是积极探索乡村管护运营新机制。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和美乡村运营维护,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政府、市场、村集体和村民多方共赢,切实推进乡村建设到乡村运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与企盼,也是新时代赋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的历史使命。

正文结束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