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绿色能源 点亮未来

所在地区: 江苏-南通-崇川区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6日
建设快讯正文

昨日,来自卡塔尔的“阿尔萨姆利亚”轮顺利靠妥如东洋口港阳光岛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码头,输进21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这也是该站今年接卸的第65艘LNG运输船。

近年来,如东坚定不移地发展以风电、光伏、LNG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着力构建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多元协同产业发展格局,一幅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景图正在南黄海之滨徐徐铺展。

保障全省三分之一天然气供应

踏上阳光岛,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江苏国信、协鑫汇东、华润燃气等3个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加上已经投运的中石油,3平方公里的阳光岛上将集聚4座LNG接收站。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如东洋口港,从2011年5月24日接卸首船LNG,正式开启海上“能源丝路”。截至目前,已与“一带一路”上的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LNG资源地建立了通航关系,累计接卸液化天然气超5400万吨,常年能够支持江苏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气供应,是全省重要的“能源供给站”。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年间,如东洋口港因其能源枢纽的功能定位而分外繁忙,每隔几天,便有一艘LNG巨轮沿着“新丝路”运来数万吨清洁能源。“‘阿尔萨姆利亚’轮是今冬明春保供期的第5船货,全部气化后,大约可供接收站外输4天。”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副经理李志龙介绍,这艘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NG运输船,从卡塔尔经过15天的航行到达洋口港,卸完后,该站今年的接卸量将突破560万吨。

自从“加快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扩建”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后,如东瞄准“十四五”末,年接卸规模突破2200万吨、外输能力突破300亿立方米的目标,不断做大LNG产业。

“如东所处的长三角区域,既是能源消费高地,也是能源结构转型重地。目前长三角天然气市场规模超600亿立方米,如东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既是应对能源紧缺的现实需求,也是顺应能源结构转型的大势所趋。”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表示,4座LNG接收站全部建成后,阳光岛将成为全国最大的LNG能源保供中心,可全面助力江苏乃至华东区域能源结构调整,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绿电点亮千家万户节能又减碳

走进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一眼望去都是不停转动的风力发电机,从岸边一直通向大海,不见尽头。作为如东海域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场,亚洲首座柔性直流海上风电场265台风机每天能“吐”出904万度电,大约可满足4000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

从2002年起,如东利用沿海风力资源富集区的优势,着力推进风电资源开发,先后建成龙源、华能、三峡、国家电投、中广核、国信等30座风电场,总装机规模563万千瓦。在如东86公里的海岸线上,共矗立着上千架风电机组。一年四季的海风,“吹”来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

如东地处黄海之滨,地质条件稳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也十分富集。在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看到,万亩渔光一体复合项目十分壮观。该项目由通威渔光一体化项目、华能200兆瓦、华润200兆瓦、中广核200兆瓦4个单体项目组合而成,全容量并网后,年上网电量超7亿千瓦时。

目前,通威渔光一体四期65兆瓦项目、华能200兆瓦已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至此,如东光伏装机规模达80万千瓦,累计并网发电超63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8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560万吨。其中,今年以来,发电量已达102.7亿千瓦时,全年将突破140亿千瓦时,占全县全社会用电量的160%。

“立足‘双碳’目标,我们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优势,努力把如东打造为江苏滩涂光伏先导区、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如东县发改委副主任张俊说,如东“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总容量达475万千瓦,下阶段,将争取远海深水风电项目纳入国家示范。光伏项目方面,将加快推进国华400兆瓦滩涂光伏、天楹200兆瓦滩涂光伏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于明年开工建设,力争2030年全县光伏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规模。

绿色能源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

11月6日下午,远景如东智慧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洋口镇,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海陆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计划今年底开工,明年投产,满产后可实现年生产海陆风电装备300台套,年产值约20亿元,同时,还将协助如东共建零碳产业园。二期建设智能风机大部件产业基地,计划明年开工,2025年投产,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

远景项目的落地,无疑为如东海上风电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增添了新的强劲动力。对如东来说,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无可避免地要去探索与宏观大局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相契合的资源转化路径。由此,从“资源开发”到“装备制造”再到“综合利用”,一条清晰的“链式”产业发展路径呼之欲出——以资源带投资、以投资促产业、以产业推转型,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潜力,全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和以海工装备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新兴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东用近10年的时间,在如东小洋口风电产业园、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三大基地内集聚风电、LNG上下游企业近100家。在风电领域,如东拥有上海电气、江苏海装为代表的整机制造商,重通成飞、海力风电、国科智能、九鼎风电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配套建有国内首个风电专用码头——小洋口风电母港,基本形成了以风机整机和配套设备制造为主的风电全产业体系。在LNG领域,如东已建成长三角规模最大、保障能力最强的清洁能源枢纽基地,今年以来,如东口岸进口LNG560万吨,进口额约287亿元。

面对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新一轮风口,如东将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建设,力争到203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LNG枢纽基地,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产业销售突破1000亿元,每年送出清洁电力超400亿千瓦时。

日报见习记者 徐书影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如东全年能够支持江苏三分之一以上天然气供应、向华东电网输送超百亿千瓦时电能——
绿色能源 点亮未来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26 字体:[ ]

昨日,来自卡塔尔的“阿尔萨姆利亚”轮顺利靠妥如东洋口港阳光岛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码头,输进21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这也是该站今年接卸的第65艘LNG运输船。

近年来,如东坚定不移地发展以风电、光伏、LNG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着力构建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多元协同产业发展格局,一幅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景图正在南黄海之滨徐徐铺展。

保障全省三分之一天然气供应

踏上阳光岛,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江苏国信、协鑫汇东、华润燃气等3个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加上已经投运的中石油,3平方公里的阳光岛上将集聚4座LNG接收站。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如东洋口港,从2011年5月24日接卸首船LNG,正式开启海上“能源丝路”。截至目前,已与“一带一路”上的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LNG资源地建立了通航关系,累计接卸液化天然气超5400万吨,常年能够支持江苏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气供应,是全省重要的“能源供给站”。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年间,如东洋口港因其能源枢纽的功能定位而分外繁忙,每隔几天,便有一艘LNG巨轮沿着“新丝路”运来数万吨清洁能源。“‘阿尔萨姆利亚’轮是今冬明春保供期的第5船货,全部气化后,大约可供接收站外输4天。”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副经理李志龙介绍,这艘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NG运输船,从卡塔尔经过15天的航行到达洋口港,卸完后,该站今年的接卸量将突破560万吨。

自从“加快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扩建”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后,如东瞄准“十四五”末,年接卸规模突破2200万吨、外输能力突破300亿立方米的目标,不断做大LNG产业。

“如东所处的长三角区域,既是能源消费高地,也是能源结构转型重地。目前长三角天然气市场规模超600亿立方米,如东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既是应对能源紧缺的现实需求,也是顺应能源结构转型的大势所趋。”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表示,4座LNG接收站全部建成后,阳光岛将成为全国最大的LNG能源保供中心,可全面助力江苏乃至华东区域能源结构调整,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绿电点亮千家万户节能又减碳

走进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一眼望去都是不停转动的风力发电机,从岸边一直通向大海,不见尽头。作为如东海域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场,亚洲首座柔性直流海上风电场265台风机每天能“吐”出904万度电,大约可满足4000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

从2002年起,如东利用沿海风力资源富集区的优势,着力推进风电资源开发,先后建成龙源、华能、三峡、国家电投、中广核、国信等30座风电场,总装机规模563万千瓦。在如东86公里的海岸线上,共矗立着上千架风电机组。一年四季的海风,“吹”来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

如东地处黄海之滨,地质条件稳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也十分富集。在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看到,万亩渔光一体复合项目十分壮观。该项目由通威渔光一体化项目、华能200兆瓦、华润200兆瓦、中广核200兆瓦4个单体项目组合而成,全容量并网后,年上网电量超7亿千瓦时。

目前,通威渔光一体四期65兆瓦项目、华能200兆瓦已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至此,如东光伏装机规模达80万千瓦,累计并网发电超63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8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560万吨。其中,今年以来,发电量已达102.7亿千瓦时,全年将突破140亿千瓦时,占全县全社会用电量的160%。

“立足‘双碳’目标,我们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优势,努力把如东打造为江苏滩涂光伏先导区、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如东县发改委副主任张俊说,如东“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总容量达475万千瓦,下阶段,将争取远海深水风电项目纳入国家示范。光伏项目方面,将加快推进国华400兆瓦滩涂光伏、天楹200兆瓦滩涂光伏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于明年开工建设,力争2030年全县光伏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规模。

绿色能源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

11月6日下午,远景如东智慧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洋口镇,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海陆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计划今年底开工,明年投产,满产后可实现年生产海陆风电装备300台套,年产值约20亿元,同时,还将协助如东共建零碳产业园。二期建设智能风机大部件产业基地,计划明年开工,2025年投产,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

远景项目的落地,无疑为如东海上风电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增添了新的强劲动力。对如东来说,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无可避免地要去探索与宏观大局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相契合的资源转化路径。由此,从“资源开发”到“装备制造”再到“综合利用”,一条清晰的“链式”产业发展路径呼之欲出——以资源带投资、以投资促产业、以产业推转型,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潜力,全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和以海工装备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新兴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东用近10年的时间,在如东小洋口风电产业园、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三大基地内集聚风电、LNG上下游企业近100家。在风电领域,如东拥有上海电气、江苏海装为代表的整机制造商,重通成飞、海力风电、国科智能、九鼎风电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配套建有国内首个风电专用码头——小洋口风电母港,基本形成了以风机整机和配套设备制造为主的风电全产业体系。在LNG领域,如东已建成长三角规模最大、保障能力最强的清洁能源枢纽基地,今年以来,如东口岸进口LNG560万吨,进口额约287亿元。

面对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新一轮风口,如东将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建设,力争到203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LNG枢纽基地,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产业销售突破1000亿元,每年送出清洁电力超400亿千瓦时。

日报见习记者 徐书影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