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证券时报】十年奋斗 京津冀产业协同展现新气象

所在地区: 天津-河北-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6日
建设快讯正文

证券时报2024年2月26日(第04版)报道: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绩斐然,尤其在产业协同发展领域实现全面提升,区域配套更加紧密,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一批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步形成。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三地,与数家企业、产业承接平台、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长谈,真实感受十年来京津冀产业发展变迁。

“搬到天津后,公司营收

年均增长超15%”

作为第一批从北京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户的科技企业,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导科技”)于2017年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户。致导科技副总经理李治国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自从在天津成立全资子公司后,公司营收年均增长超15%。

致导科技是国内最早致力于微小型无人系统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早年间,企业生产基地位于北京昌平区,却需要花费超过两小时驱车赶到北京大兴区开展测试。李治国称,公司选择将生产及测试部门以及部分研发部门搬至天津,既满足了自身产品需要在海、陆、空多场景开展测试的需求,也扩大了自身产能。

十年间,京津冀三地坚持资源互配、优势互补。北京作为首都,科技创新领先,人才资源密集,国际交往密切。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制造业基础雄厚,研发转化能力较强。河北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裕,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多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相较于奖补政策,区位优势带来的便利更加弥足珍贵。

诸多在京津冀分工布局的企业里,和能人居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能人居”)就充分利用了北京、天津两地优势。作为具备全屋装配式装修技术与部品体系的国家高科技企业,和能人居一方面把握住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北京开展装配式装修试点的政策红利,在北京广泛开展业务。另一方面,企业也享受到天津的海运优势与丰富的产业链资源。

“我们对天津很满意。”和能人居副总裁刘云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津的港口优势为原材料运输提供交通物流便利。除此之外,天津本身是一个制造业门类齐全的城市,为企业上下游配套协作、产业链协同提供了极大帮助。

对于诸多在天津、河北开展生产制造的企业,过去十年京津冀地区不断完善的区域协作机制,为企业对接项目、补链强链提供大量便利。即使业务部门不在北京,也能顺畅获取到三地资源。以京津冀区域内的汽车产业链为例,通过整车企业发挥牵引作用,强化区域零部件配套,2023年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的区域内定点供应链企业分别达到45家和70家,北京奔驰零部件的区域内采购额占到全国的55%。

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举办产业对接活动百余场、组建跨省市产业联盟50余个、实施产业链“织网工程”……随着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更加紧密,优质企业加快涌现。十年来,三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50家,分别占到全国的8%和12%以上。

让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

沿着G102通燕高速一路向东,刚刚驶过北京市界,在距离北京市白庙北综合检查站直线距离仅3公里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燕郊中心”),一台台算力服务器正从联泰集群算力(三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泰集群”)的生产车间组装下线。

2023年3月,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扶植吸引下,联泰集群正式落户燕郊高新区,成为首家落地燕郊中心的北京企业。

联泰集群是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京津冀中心”)自主培育的企业,在海淀成立,是一家为气象预测、石油勘探、视频处理等领域提供超级算力技术支持和设备的公司。作为在北京培育起来的创新力量,为何企业会选择到燕郊来发展?

“京津冀有大量的企业、科研院所掌握着丰富的科创成果,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需要土地、需要空间。相较于土地资源有限的北京来说,毗邻首都副中心的燕郊特别适合初创团队。”燕郊中心执行主任李春安向记者指出。

作为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燕郊中心重点布局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承接北京和京津冀中心科技成果的中试放大和规模化生产。

“2022年,我们正在为扩增产能的厂房选址问题发愁时,燕郊中心送来的项目图纸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没多久,我们的新厂房在燕郊正式开建。这条产线已于2023年3月1日正式投产,去年完成销售额5400万元。”联泰集群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生产线落地于此,企业享受到燕郊中心提供的各项扶持政策,除场地租金减免外,在燕郊中心的牵头下,一笔来自三河市属国有企业金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5000万元的战略投资,为企业建设和生产运营ARM架构算力产品智能化产线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春安还指出,除了常规的政策扶持外,燕郊中心将更多精力放在为企业技术赋能上,利用京津冀中心全球化科技创新资源,当企业面临技术困难时,为其制定研发技术和解决方案。在转化环节,还会协助企业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匹配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介绍市场资源。“真正做到服务企业全周期发展,扶上马再送一程。”

按照“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思路,京津冀中心正在打造“全球化创新链—京津冀产业链”耦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京津冀中心本部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三地联合在产业聚集区组建产业创新中心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并进行体系化、跨区域布局,打造战略性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中心累计实施项目241项,约2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培育硬科技企业118家。通过创新平台,不仅扩大了京津冀创新资源的“朋友圈”,还使企业的制造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实现快速批量制造。

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指出,下一步,京津冀将共同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生态,增强京津冀中心功能,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不断解经营主体之忧

产业协同十年蝶变的背后,是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推进格局持续提升。

十年间,京津冀三地为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不断突破自身协同机制:为提升跨区域涉税办理效率,京津冀地区企业跨省(市)涉税信息实现“一键迁移”,办理时间由过去20天左右压缩至1小时;为实现“北京的事雄安能办、雄安的事北京能办”,“京津冀+雄安”共同推出234项“区域通办”事项……

对于京津冀三地经营主体来说,对营商环境的悉心呵护,有时体现在园区增设的免费班车,有时是企业扩容的产业用地,有时是为人员提供的快捷办事通道。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南部的张家湾设计小镇是副中心产业加快发展的缩影。北京天成通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成通链”)于2020年7月正式落地园区,是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首批入驻企业。据公司总经理吕雯回忆,2020年5月由她率队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展落户调研。从当时的感受来说,园区所处位置比较偏远,周围的配套设施几乎没有。后期,在有关部门帮助推动下,公司在创新中心落地了智慧园区项目的测试,获得较好效果,也坚定了公司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面向全国发展的决心。吕雯还介绍,副中心有关部门从人才引进、项目协同等多方面提供了务实的帮助。

近年来,首批落户天津、河北各科技产业园区的企业逐渐从初创期走向成长期,开始寻求扩大生产规模。李治国向记者透露,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了解到致导科技的厂房扩容需求后,已经为企业预订天津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北塘湾产业园”)的用地。作为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北塘湾产业园将满足创新主体研发、小试、中试全链条的孵化转化需求。

许多在雄安新区落地的企业对“跨省通办”感受颇深。近年来,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京津冀服务专窗”,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互设窗口、互派人员,通过线下“异地代收代办”、线上辅助申报等形式,实现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可在雄安新区办理。

金融支持方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金融业积极服务支持三地实体经济。2021年底三地联合启动实施了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截至2023年末,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累计发放236亿元,支持经营主体1.7万户。

不久前,又一重要金融支持文件——《京津冀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优质企业名单互认方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让优质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时“全程无感、全程无忧”。

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往后看,京津冀还需要在健全市场制度规则、完善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可以预见,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迈向更高水平。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未来,北京市发改委将在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等京津冀营商环境原有五个重点领域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两个重点领域。同时,建立完善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分工合作和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面向京津冀协同布局新质生产力。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