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潮新闻客户端:浙传教授的纪录片《大地家宴》正在央视播出!-浙江传媒学院

所在地区: 浙江-丽水-青田县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4日
建设快讯正文

原文地址: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793326&source=weixin

他,是今年CCTV-9纪录频道热播纪录片《大地家宴》的总导演。

他,把声色飘香的乡宴佳肴慢慢诉说,烟火乡味、动人乡情、千滋百味在他的镜头下缓缓展卷。

他就是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教授余源伟。

和《大地家宴》一起回家

“摆《大地家宴》,感受生活百味”“小小的餐桌,大大的幸福”“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相融小釜中”。在纪录片《大地家宴》的评论区,人们诉说着看完纪录片后的真诚感受。

记忆中的美食滋味,被岁月发酵后形成难以忘怀的乡愁寄托。而家宴,就是解开乡愁的通关密码。一席家宴,既容纳一方水土的独特滋味,也承载一方百姓的习俗记忆。

《大地家宴》从乡宴操办者的视角出发,展现声色飘香的乡宴佳肴,记录生活的喜悦时刻和人生的重要节点。

谈起创作初衷,余源伟说:“最初的构想是拍摄以乡厨为核心人物,带出中国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乡宴,后来通过多轮的调研和讨论,逐步将选题所包含的情感内核明确为‘回家’,通过‘回家’这一情感推动力,去发现食物和大地、故乡、父母、成长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山水蕴一地情。

安徽伏岭村的“十碗八”、宁夏隆德红崖村的暖锅、浙江侨乡青田的“石头宴”、广西苗寨尧告村的苗年百家宴、云南凤羽的“丰收宴”,五集纪录片,五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回家。

相比于其他美食节目,《大地家宴》选择让味蕾“回家”,余导表示,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食物所附加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多,评价美食的标准也越来越复杂。“但我们希望让大家暂时忘记美食的各种客观评判标准,‘让美食回家’,回到食物最简单的味道,回到孩子对食物最初的理解,回到妈妈做的那顿饭”。余源伟希望通过纪录片传达,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工具,更是人们对土地和家庭的一种连接,浓缩着我们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生长。

一部纪录片的诞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地家宴》的创作过程虽有崎岖但最后也一一克服了。关于其中困难,余导提到,一是选点,需要兼顾地域、人物、食物、民俗几个方面的要求,历经一年多才最终确定了在安徽、宁夏、广西、浙江、云南五个省份的选点。其次是“如何以真诚的创作态度去与拍摄对象建立信任感,让拍摄对象能呈现出更为真实自然的状态,更坦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永远是我们创作现实题材纪录片时要面对的问题”,以真诚、良知、智慧把握生活真实,余导坚持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每一集乃至以后的创作。他希望这部作品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温暖和鼓舞。

《大地家宴》跨越不同山海,以食物为媒介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令人怀念又美味的故乡,展现了寻常百姓的幸福瞬间。回首其中难忘的故事,有不当银行行长偏要回落后家乡凤羽发展农业的陈代章;有返乡创业,为弘扬当地文化写出多首原创歌曲的梁强;还有在隆德开暖锅店、让一个暖锅融入了家庭感情和命运的两夫妻......余导说:“怎么不辜负这些可爱的人物,让他们的故事,能更真实自然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作为纪录片创作者要去追求的。”

“纪录片是时代影像志”

从2003年的《梦想导演》到2024年的《大地家宴》,从最初的摄像师到现在的总导演,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对余源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余源伟在采访中提到了他曾参与的浙江卫视三集纪录片《孤山路31号》和《西泠印社》的创作,“是非常难得的一次创作机会”,《孤山路31号》和《西泠印社》的总导演许继锋一方面对于中国美学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展现提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给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作为摄影指导,余源伟通过投影与人物相结合的影像设计来实现“后人忆故人”的内容表达,还尝试将红外摄影、超微距摄影、水下摄影等手段运用到一部人文纪录片中。“这都是很有挑战但也极有创作乐趣的过程,许继锋导演应该说是我纪录片行业历程中最重要的贵人。”

从早前担当摄影指导到如今作为《大地家宴》的总导演,谈到多年来在纪录片行业的角色转变,余源伟表示,“作为摄影指导,我更多的是专注于影像表现和视觉设计,而作为导演,我要把握作品的整体表达、考虑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实施。导演思维不仅包括影像的创作,还涉及到人物沟通、调度以及声音运用等方面。”

关于纪录片如何通过镜头讲故事,余源伟导演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首先,要深入理解影片的核心表达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影像设计。如果是人文类纪录片,我会先做好摄影阐述,明确影片的影像基调和风格化倾向。”他强调,摄影阐述不仅是影像创作的指导文件,更是确保影片表达完整性和体系化的关键。

“纪录片是时代影像志。”余源伟讲道,“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坚持真实性原则,用真诚的态度来观察时代、记录时代、思考时代,发现生活中自然流淌出的温暖,自然展现出的深刻,寻找向上向善的力量,用作品传递温度,这是我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希望坚持的。”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短视频的崛起让人们的阅读观赏习惯逐渐趋向碎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短至分钟、长至小时的纪录片用什么来和以秒为计时单位的短视频同台竞争呢?

余源伟认为是深度。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人,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如何发掘人物背后的故事,了解他的精神世界,并且通过他的故事去看见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缩影,也是纪录片很重要的一个价值所在。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对余源伟来说,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纪录片最重要的始终都是故事的本体价值,随时代发展变化的,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

“像跑马拉松一样”

是导演,更是老师。除了纪录片创作,余源伟导演还致力于影视教育工作。他表示,创作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纪录片艺术需要后继有人,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才来传承和发扬。”

在谈及不断有年轻人加入创作团队的时候,余源伟是欣喜的,“年轻人思路活跃,热情高,执行力强。年轻的创作者们各自带着不同的问题进入调研和拍摄,他们也在故事发现和表达里经历了一次非凡的成长。”年轻血液的注入会让创作团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余源伟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们多进行实践拍摄,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养。同时,他也注重对学生们理论知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纪录片创作知识体系。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演,余源伟对纪录片创作的未来趋势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纪录片创作将更加注重创新性和艺术性。“当面对一个创作机会的时候,如何全情投入,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机会不等人”。

对于后续创作,余源伟讲到,自己正在参与制作由央视纪录频道和香港电台联合出品的十集纪录片《香港之味》和浙江广电集团的人文纪录片《隐秘的微笑》这两部作品。不焦虑,也不停步,顺势而为或许是创作者最好的态度。

“热爱是大前提,能力是压舱石,真诚是必杀技,成长是马拉松”。

这是余源伟送给当代青年的24个字,他希望看到更多青年投入到纪录片创作中来,记录真诚亦记录温暖。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