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三大“法宝”守护亳州粮仓更丰盈

所在地区: 安徽-亳州-涡阳县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8日
建设快讯正文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2023年小麦主产区实收高产典型中,我市小麦以单产891.7公斤,刷新了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

再有20天左右,今年的夏收就要开始了。走在亳州广袤乡村,一望无际的麦子,长势良好,已经进入灌浆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我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写在大地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11年稳居全省第2位,订单农业面积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1位,10年间粮食产量增长12.9%,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亳州贡献。

我市粮食丰收的“法宝”,正是由于对良田、良种、良法等的高度重视。值此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探访。

良田是基础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有地才有粮,有好耕地才能多打粮、打好粮。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

近日,记者来到涡阳县高公镇河北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只见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

近年来,涡阳县高公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河北村、三合村、天庙村等6个村纳入治理范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14580亩,新打机井206眼,新建板梁桥248座,排水沟疏浚103条55.242公里。

“我承包了500亩地,周边打了7眼机电井,建了6座小桥,新开挖了3000多米沟渠,再也不用担心干旱和洪涝灾害了。”高公镇河北村种粮大户崔艳说。

目前,高公镇已经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治理后旱能浇、涝能排,亩均土地流转费提高约200元,小麦亩均产量提高100公斤。

高公镇是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80.4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7.5%。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切实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统计,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长10%左右,为我市粮食生产“十九连丰”、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提供了坚实支撑。

《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多种粮种好粮若干措施》明确,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投入由2250元逐步提高到3000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97.4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4万亩,清淤坑塘210口、新建机井7000眼、泵站20座、农用桥5000座、沟渠疏浚1800公里,确保“农田变良田”。

良种是关键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我市一贯重视粮食育种工作,这正是实现粮食连年丰产的关键法宝。

以小麦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便着力培育强筋麦品种。1997年,涡阳县农科所(亳州市农科院前身)成功培育出“皖麦38”,其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强筋小麦标准,且亩产在400公斤至500公斤间,改变了我国强筋小麦长期大量依靠进口的历史。本世纪初,“皖麦38”先后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在市农科院的指导下,以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本土良种研发企业蓬勃发展,先后培育出了“谷神麦19”“谷神玉88”等优质品种,很快得到了农民和市场的认可,推广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其中,“谷神麦19”曾获得全国优质强筋小麦面包制品评比冠军,并在2021年以单产860.6公斤的成绩创下全国强筋小麦单产实收测产最高纪录。

“谷神麦19”好在哪儿?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记者来到涡阳县陈大镇谷神种业小麦试验田寻找答案。

试验田里,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的育种研究员邓贺明正在察看小麦的长势。这块试验田200多亩,种植的既有以“谷神麦19”为代表的成熟品种,也有一些尚在试验阶段的新品种,还有一些外地的优质品种,每个品种各有特点,总体长势不错。

据邓贺明介绍,“谷神麦19”品种春季生长发育稳健,越冬期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较强,适合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推广种植。

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强筋小麦质量状况》显示,“谷神麦19”面粉湿面筋含量34.8%,蛋白质含量15.82%,吸水率、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指标,均达到强筋小麦一等标准,主要指标媲美美国硬红冬麦、澳洲白麦等品种。

从近几年的种植实际来看,“谷神麦19”品种表现高产稳产,成为大型制粉企业高端面包生产的理想原料和增筋增效、配麦配粉的骨干供给品种。

“小麦育种首先是要确定方向,选择优秀的母本和父本,然后进行有性杂交,再经过多次筛选培育出基因稳定的品种,一个新品种从育种到审定需要10多年的时间,公司在育种上的资金投入已超过2000万元。”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说,育种虽然是一项艰难复杂又很烧钱的事业,但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旦育种成功,产出的效益将远远大于投入的成本。

目前,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国审、省审小麦品种11个、玉米新品种5个、大豆新品种1个申请(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2项,后续参加国家及省级试验的品种20多个。单是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就达1000多万亩。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良种培育工作,每年利用专项资金支持科研院所、重点育种企业开展种子培育和南繁、北繁工作。我市育种单位培育的84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或国家审定,农作物种业创新攻关硕果累累。

良法是保障

现代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最大的变化就是依托机械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吃干榨净”,既能节省人力成本,又能实现增产增收。

近日,记者来到涡阳县楚店镇后水坡村张林森种植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张林森正在使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喷洒叶面肥。不到一个小时,一块几十亩的麦田就全部喷洒完毕,而张林森只需要动动手指即可完成这项工作。“只要把小麦地块的‘四界’定位好,无人机就能根据提前设置好的喷幅、作业面积、高度等参数,自动规划作业路线,然后自动返航。”张林森说。

记者在张林森种植家庭农场里看到,这里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一应俱全。张林森对这些机械如数家珍,一一向记者介绍每台机器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这些农机价格不菲,但所带来的效益也非常可观。张林森说,早些年播种技术、种地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几十亩地要费上大量的人力,天气变化完全应对不了,只能看天吃饭。现如今,在农业专家的专业技术指导下,选择优良、高产、稳产的品种,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对小麦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不仅大大提高了产量,更守护了粮食安全线。

目前,张林森种植家庭农场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种展示及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基地流转土地总共有1200多亩。得益于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张林森种植家庭农场的小麦单产常年位居全省前列,还曾多次拿过全省单产冠军。

除科技设备,科技特派员对小麦增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深耕细播、病虫害防治、施肥追肥等各方面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科技特派员帮助种植大户答疑解惑,做到科学选种、科学田管,确保了小麦连年增收。据了解,我市共有700多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努力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多种粮种好粮若干措施》提出,要实施“种业振兴”“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等行动。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用科技打造增产“金钥匙”,将化作一粒粒实实在在的粮食,守护亳州粮仓,保障粮食安全。 (记者 魏军)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